(1)解决“学生工程意识欠缺”问题
① 企业教师讲授主干课
长期聘请企业专家长期担任主讲教师,天友建筑设计公司电气总工李跃龙开设《建筑电气系统深度设计》、建筑师王东毅开设《建筑制图》等共四门课程,源于实践、高于实践、形象生动、说服力强。
② 企业专家参与论证人才培养方案
聘请知名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,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,开展各类讲座,实现育人与用人无缝对接。
③ 企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
长期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毕业设计,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程,经历调研论证、方案设计、施工设计、图纸审定全过程。
④ 多所学校开展联合毕业设计
连续四年与长安大学、北京建大等十几所高校共同开展建筑电气专业联合毕业设计,相互学习、提高质量。
⑤ 制度化开展校企文体联谊活动
与企业人员零距离交流,结交朋友,促进了与企业文化融合,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定基础。
(2) 解决“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薄弱”问题
① 研发工程型实验装置
研发工程型组网式建筑智能化等实验装置,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和现场实际一样的实践训练,该装置荣获第四届全国高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三等奖。
② 工程型科研案例引入课堂
《微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》等课程采用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,每一个案例相当于一份详细科研报告,具有真实性、示范性、系统性、先进性等特点,促进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。
③ 学生参与教师工程类科研课题
长期与企业合作,设计电冰箱性能测试线,研发纺织业网络化管控系统,承担备件制作和技术支持,每年遴选学生参与上述工作,从单元组装,到现场安装、再到运行调试,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工程能力。
④ 实施“毕业证+职业技能证”双证式培养
构建电工技能训练平台,出版《电工技能实训教程》等5部实践实训教材,开展技能培训,学生在取得本科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关的技能证书,提升工程实践能力。
(3) 解决“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不足”问题
① 建成设备总值500万元、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电类专业学生创新平台,为学生科技创新奠定基础。
② 以电类学科竞赛为龙头,开设双向选择淘汰式系列选修课,学生在学中做、做中研、研中创,激励与约束并举,强化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。
③ 研发开放式多层工业网络实验教学平台,建立国内首家CPO组织认证的培训中心,具备了专业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的功能,对电类专业学生全面开放。
④ 与美国通用、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开放实验室,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,参加多种自动化类设计大赛。